2018年10月12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论坛”开幕式在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国家电影智库承办。
本论坛是旨在围绕中国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海内外学者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研究的真知灼见,在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互动关系中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美国欧柏林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陶森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日本早稻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4位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等10余位国内电影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为期两天,中外学者在此期间进行紧张、热烈的学术讨论、交流,10月13日下午会议圆满结束。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侯光明书记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自2017年10月31日成立以来的成果,希望能够在此次会议推动下,为“中国电影学派”营造一个更为开放的学术格局,并对未来“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工作进行了确切规划和美好展望。他希望,经过此次国际会议,能够加深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国际拓展,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教授主持,他对与会的中外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介绍,他希望能够借由此次会议能够推动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并对北京电影学院人才培养方面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持、保障和指导。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开始主题发言,由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副部长王海洲教授主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康浩(Paul Clark)教授重点对“第五代”电影人及其后继者们的创作展开分析,他认为,“第五代”及其追随群体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起到了时代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则将“第五代”电影作品中所描写的青春中的命运、成长、爱情等主题与21世纪初中国电影青春片中的电影主题、电影艺术形式上进行比对,以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生和演变着“断裂式的历史线索”;并试图从两者间的断裂、变更和替代,引起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回溯和展望。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大卫·德瑟(David Desser)则在演讲中,对几批在纽约电影节所上映的中国影片进行梳理,考察在这些影片中,“中国”的概念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在纽约电影节推动下,围绕这些影片的中国电影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进一步探讨纽约如何发挥一个引进外语影片的枢纽作用。
早稻田大学副教授中岛圣雄(Seio Nakajima)回顾了从1920年代末至今日本的中国电影研究进程,梳理了各个历史阶段所进行的中国电影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他指出,随着中国电影近十年间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领域和非文学和电影学类的日本学者们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电影研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影进行探讨。
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研究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意”、“王道”、“人伦”等概念出发,对近些年来兴起的像《画皮》系列、《捉妖记》系列、《妖猫传》等融魔幻、神怪、恐怖、动作为一体的影片类型进行了文化解读。
10月12号下午,会议二和会议三同步进行。会议二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研究员主持。美国杜克大学副教授洪国钧(Guo-Juin Hong)认为,可以通过对中国早期电影文献的翻译实践,来促成跨文化的跨地域的对话,有利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形成良性共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马耐庵(Markus Nornes)则意欲从中国书法和中国电影的内在关联性出发,重新思考电影本质问题。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分析了在“国家理论”指导下所产生的“红色电影”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展出的不同类型的历史脉络,并探讨其美学流变历程。香港大学马兰清(Gina Marchetti)教授则根据以网上慕课(MOOC)平台和香港大学的《全球镜头中的香港电影》课程为主要研究案例,探索了数字革命转变下,新科技对于华语电影研究和教学的全面影响。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教授朱利安•斯金格(Julian Stringer)以中国公司所投资南韩德克斯特影视公司(Dexter Studios)为例,认为中韩电影合作中,“杠杆作用”是跨国合作中值得注意的内在驱动力。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则是从历史背景与媒介环境、师承源流、主体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探析新力量导演的创作特点,并对新力量导演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则选择从大片时代记忆与文化论转向的角度,回望了2003——2012年间中国电影的文化修辞景观。
会场三在同一时段探讨了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史研究和电影美学的相关议题。会议由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系主任吴冠平教授主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司徒安(Andrew Stuckey)教授主要以《长城》、《山河故人》等影片为案例,对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特效和奇观现象进行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张建德(Stephen Teo)则分析了东西方电影研究领域内对功夫电影这一类型的不同观念,并提出如果将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和标准融为一体,可能会提供一种研究功夫电影的另类视角。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张真(Zhang Zhen)在会上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影史中的孤儿题材影片,认为其可以作为跨国通俗剧的典型代表,发挥着突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则阐述了自己在电影通史研究相关问题上的实践与思考,以期对中国电影通史研究有所深化与拓展。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回首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所经历的七个表演阶段,并对“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学派”的建立进行展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认为,从年谱学与影人年谱的角度进入中国电影史研究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这不仅为中国的电影史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导向,也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奠定不可或缺的学术基础。
10月12日晚,全体与会嘉宾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观赏了新片《影》。放映结束后,在王海洲教授的主持下,《影》主创团队的摄影指导赵小丁,录音指导杨江、赵楠来到放映现场与师生、观众进行学术交流。
10月13日上午,会议四在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召开,与会的六位中外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围绕着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展开讨论。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研究员担任会议主持。美国欧柏林学院教授蔡秀妆(Hsiu-Chuang Deppman)作了开场发言,主要对贾樟柯电影进行个案分析,尤其对其影片《世界》中美学表达和现实空间呈现进行了细致解读。
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重点阐述了他对“中国电影为何要走向世界、有无可能性走向世界以及如何走向世界”三个问题所进行的思考与反思。
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对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文化再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仍需不断探索价值表达的有效路径,并对叙事策略进行修正,才能实现价值理念的有效传导、国家形象的积极塑造。
美国陶森大学教授符平(Ping Fu)以美国为案例地域,以《芳华》和《疯狂的亚洲富豪》两部影片为例,分析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在西方受众群中的接受度,并探究之所以形成“国际观赏障碍”的内在原因,进而探讨中国电影作为文化的传播模式和作为产业的运作模式。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骆思典(Stanley Rosen)运用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相关理论,结合中国电影在北美电影市场推广过程所遇到一些实际困难,来分析中国电影推广中国软实力面临的障碍。
宁波诺丁汉大学任格雷教授(Gary Rawnsley)则主要从软实力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电影的文化意义。
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副部长王海洲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就影片《影》展开学术研讨,并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学者共同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视角多元,青年学者们踊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具有学术研究与影片欣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特点。
在两天的会期中,海内外学者围绕不同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深入的探讨,既增进了国际友谊,也在交流、对话、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了学界对不同国家、地区中国电影研究现状的认识,促成中国民族电影的国际发声与自信彰显,成为共谋发展大计、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交流合作、回馈学界期待的又一次盛会。此次会议也是近年来国际间关于中国电影研究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也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电影网